外遊注意|「黑妹」 葉姵延曾於賽前患急病需坐輪椅上機 調查揭僅4%港人認識「旅遊醫學」

醫健人物

撰文: 陳慧靈

發布時間: 2024/04/24 11:48

最後更新: 2024/04/24 12:05

分享:

分享:

「黑妹」葉姵延在記者會上分享自己比賽前患急病的經歷,提醒市民出發旅遊前應更認識「旅遊醫學」。

【黑妹/葉姵延/旅遊/傳染病/染病風險/旅遊醫學】香港人愛旅遊,尤其在旅遊措施復常的「後疫情時代」,不少人更因為先前無法出行而「報復性出遊」。不過有專家就指出,到異地旅遊存在一定健康風險,重點在於港人是否認識當地傳染病情況,以及有否做足預防措施。

最新影片:

香港疫苗與旅遊醫學會與英國格拉斯哥皇家內外全科醫學院(旅遊醫學系)今日(23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港人增加認識「旅遊醫學諮詢及風險評估」,了解旅遊目的地傳染病風險,並在出發前做好相關預防措施。

前香港羽毛球代表「黑妹」葉姵延亦有在現場分享自身經歷,她表示自己過往身為全職運動員,一年有3分之1至一半時間都需要外出到不同國家進行比賽,雖然出發前都會開會,體院內亦有醫生,但當時主要仍是靠教練在網上搜集目的地資料,提醒他們打針、自備藥物等,大家對於傳染病風險屬一知半解。

前香港羽毛球代表「黑妹」葉姵延在記者會上分享自己在外國準備轉機前往比賽時,突然患上急性腸胃炎的經歷。(主辦方提供圖片)

她憶述自己某次在新加坡完成比賽後,正準備飛往印尼進行下一場比賽,不料卻患上急性腸胃炎,出現嚴重嘔吐及腹瀉的症狀。她透露自己當時的情況嚴重到連藥物亦一併吐出,最終需要在機場即時打針,甚至要坐著輪椅上飛機,所幸到達印尼後尚有一天的休息時間。但她亦坦言,該次急病影響了比賽表現,因此她希望呼籲港人正視旅遊時的醫學風險。

香港疫苗與旅遊醫學會本月(4月)進行調查,隨機訪問189名香港市民,結果發現僅4%受訪者對旅遊醫學有所認識。英國格拉斯哥皇家內外全科醫學院旅遊醫學科專家顧問梁家偉就解釋,旅遊醫學所指的是旅遊前醫療方面的風險評估,例如了解當地傳染病的染病途徑,包括水源、食物、蚊蟲等,亦包括市民外遊前準備「平安藥」、接種疫苗及服用特定藥物等預防措施。

為何旅遊醫學諮詢如此重要?梁家偉就分享一宗數年前的旅遊風險個案,一名就讀英國劍橋大學的女學生Alana Cutland,在前往非洲前曾服用瘧疾預防藥物「多西環素」(Doxycylcline),進行2周的藥物試驗;當時她出現做噩夢的副作用,惟沒有跟進,結果在回國途中因為嚴重的副作用而出現幻覺,從飛機上一躍而下,不幸身亡。

他強調,出外旅遊前應先向旅遊醫學專家咨詢,然後再根據外遊地區傳染病風險、自身健康情況及抗藥性情況等,選擇最適合的預防用藥療程。

梁家偉就建議,市民可在出遊前4至6周就目的地進行旅行醫學咨詢及風險評估,前往衞生署轄下的2所旅行健康中心獲得專業意見,並在中心內注射疫苗、購買保險、了解當地醫療體系,以及保留健康狀況相關的文件。旅行後如出現身體不適、曾到疫症地區或接觸患病的當地人,回港後應盡快求醫,並主動告知曾到訪的地方。

香港疫苗與旅遊醫學會旅遊醫學科高級講師、藥劑師方燦桂就提醒,港人的熱門旅遊地點如內地、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傳染病風險雖然較其他地區少,但並非完全沒有風險。他舉例指,登革熱在東南亞、台灣及內地頗為流行,蜱傳腦炎在内地及日本亦屢見不鮮,而乙型肝炎更是在東南亞、內地、台灣、日本、韓國等地相當常見;因此,他呼籲市民在出遊前尋求專業醫療諮詢,以了解自身的健康情況,例如注射的疫苗是否仍在有效期內。

左起:殘疾人乒乓球運動員王愉程、中國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總幹事吳曙明、英國格拉斯個皇家內外全科醫學院旅遊醫學科院長Sam Allen醫生、英國格拉斯個皇家內外全科醫學院旅遊醫學科專家顧問梁家偉藥劑師、香港疫苗與旅遊醫學會旅遊醫學科高級講師方燦桂藥劑師、前香港羽毛球代表葉姵延。(陳慧靈攝)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